枣果炭疽病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枣果炭疽病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及山东枣区。主要危害枣果,且为零星发病,本病单独往往形成不了灾害。多数情况下在枣缩果病的病果上二次寄生,所以有些枣农把枣缩果病误认为枣果炭疽病。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枣果炭疽病的识别和应对方法。 染病枣果多系蝽象枣后出现褐色点,然后褐点不断扩大,呈黑色斑,斑外有淡黄色晕环,最后病斑发展为圆形、椭圆形病斑,黑褐色,凹陷直径为3~5毫米。在凹陷表面隐约可见轮状环纹,纹间有黑色小点。黑色病斑外边还有个淡黄色的宽环。剖之,病斑区果肉由绿色呈褐色,组织坏死,但纵横发展皆慢。炭疽病果,生长量减小,果肉糖分低,品质差,多数并不脱落,非感病部分可正常着色,愈近成熟发病愈轻。然而炭疽病在染有缩果病菌的枣果上,病斑为大块圆形或不规则的黑褐色病斑,来势猛、发展快、落果重,枣果一侧收缩,果肉发苦。
枣果炭疽病病原菌属半知菌。
枣果进入白熟期发展,易在枣缩果病的病果上重复寄生。
枣炭疽病菌在脱落枝上越冬。病果在室内保湿培养,粉红色孢子布满果面。该病传播同刺吸口器昆虫有直接关系。
防治害虫,压低传病昆虫密度。发病期(8月)喷75%百菌清800倍液2~3次,10天一次。
这些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枣果炭疽病的识别和应对方法,大家学会了吗?枣果炭疽病虽然对枣果没有太大的危害,但是我们也要认识清楚,不要错误的对其防治,反而给您带来较大的危害。想要查看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的话,记得关注我们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