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黑粒枝枯病的防治方法
杏黑粒枝枯病,主要为害前一年新生的果枝,染病后花芽未开花即开始干枯,芽的周围生有椭圆形黑褐色波状轮纹,并分泌出树脂状物,发病芽上部的枝条呈枯死状,发病早在2、3月就形成病斑,4月近开花时,病斑已明显,进入盛花期即成冬枯状,形成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其上具小黑粒点。发病晚的花后不久就枯死在枝条上,似灰星病引起的花腐,但本病不形成灰霉,别于灰星病。防治措施
1、采收后,冬季彻底剪除被害枝,集中深埋或烧毁。
2、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喷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14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