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属于蔷薇科李属,自古被列为五果之首,除鲜食外还可制干果、蜜饯、罐头等,解渴和提神的功能尤其明显。在生产中管理不当,病虫害发生十分普遍、危害严重,轻者影响树体发育,重者造成树体衰弱、寿命缩短、甚至死亡,影响了果实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适时有效地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成为李树生产上非常重要的技术问题。下面小编 就为大家介绍下 李子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 一、虫害的防治 1、李小食心虫 症状:该虫是危害李树果实最严重的害虫,被害果实内呈豆沙馅状,并在虫孔处流出果胶,果实提早变红脱落,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
蚜虫,又称腻虫、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也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其中大约有250种是对于农林业和园艺业危害严重的害虫。危害桃树的蚜虫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其中以桃蚜危害最普遍。 桃蚜一年发生10―20代,食性杂,冬季以卵在树枝的芽腋、树皮缝隙及枝桠处越冬,次年萌芽时卵开始孵化群集在芽上危害,开花、展叶后又转移危害花、叶,在此危害期以孤雌生殖繁殖。被害叶背面卷缩,严重时造成大量落花落叶。给冬桃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分为苗蚜和穗蚜两个危害阶段,应采取挑治苗蚜、主治穗蚜的策略。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头、益害比大
蜗牛的危害症状:蜗牛用齿舌刮食叶片、果皮及果肉,将叶片啃成孔洞或缺刻,将果面啃成坑状,少数果实被啃去大部或全部果皮。 蜗牛的发生规律 蜗牛越冬场所多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如桃树根部、草堆石块下或土缝里。越冬蜗牛在上树初期啃食嫩叶,果实膨大期主要危害果实。到了夏天干旱季节便隐蔽起来,常常分泌黏液形成蜡状膜将壳口封住,暂时不吃不动。 干旱季节过后又恢复活力,继续危害,11月逐步转入越冬状态。蜗牛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每一个体均能产卵,每一成体可产卵30~235粒,卵粒成堆,多产在潮湿疏松的土里或枯叶下。 以4~
1.分布为害: 桃瘤蚜又叫桃瘤头蚜。分布遍及全国,除为害桃外,还为害李、杏、梅、樱桃、梨等,夏秋寄主为艾蒿及禾本科植物。 桃瘤蚜以成、若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受害叶的边缘向背后纵向卷曲,卷曲处组织肥厚,凸凹不平,初呈现淡绿色,后变红色,严重时整叶卷成细绳状,最后干枯脱落。危害严重的桃园,有的一大枝或整株表现症状,可一直持续到7月份。 2、形态特征: 属同翅目蚜虫科。学名Tuberocephalusmomonis。成虫,无翅胎生雌蚜身体椭圆形,较肥大,长2.1毫米。体色深绿或黄褐色,头部黑色,额瘤显著,向内倾斜。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8毫米,较无翅者
采收后的主要病虫害有细菌性穿孔
桃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核果类,如桃、杏、樱桃、郁李、梅等,也危害柳、杨、栎、柿、核桃、花椒等。幼虫蛀入木质部危害,造成枝干中空,树势衰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枯死。桃红颈天牛主要危害木质部,卵多产于树势衰弱枝干树皮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向下蛀食韧皮部。次年春天幼虫恢复活动后,继续向下由皮层逐渐蛀食至木质部表层,初期形成短浅的椭圆形蛀道,中部凹陷。 桃树一般可活30年左右,但遭受桃红颈天年桃树的寿命缩短到10年左右,因其以幼虫蛀食树干,削弱树势,严重时可致整株枯死。以幼虫在主干蛀道内危害。6至7月成虫羽化,12:0014:00活动最盛。卵产于主干
桃子适宜低血糖者以及口干饥渴之时食用;适宜低血钾和缺铁性贫血者食用;适宜肺
桃潜叶蛾是中国苹果、桃、梨害虫中的一种,在生物学上划分在昆虫纲鳞翅目潜叶蛾科下,分布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主要危害危害桃、杏、李、樱桃、苹果、梨等。下面是桃潜叶蛾的防治方法: 1、发生规律: 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已危害成灾,造成早落叶,影响树势和产量。一年发生7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茧越冬,翌年4月羽化为成虫,多在叶背产卵。5-9月是危害期,幼虫潜入只内食取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吃成弯曲隧道,造成落叶。 2、防治方法: (1)清除果园落叶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 (2)蛹期和成虫羽化期是药防关键期,25% 灭幼脲 三号悬乳剂1500
雪桃桃蚜一般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桃树上越冬的,翌年早春桃芽萌发至开花期,卵开始孵化,群集在嫩芽上吸食汁液。3月下至4月间,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为害。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被害叶片从叶缘向叶背纵卷,组织变肥厚,褪绿,并排泄黏液污染枝叶,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下面是雪桃桃蚜的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老树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 2、保护好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尽量少喷或不喷广谱性杀虫药剂。 3、化学防治: ①早春在桃芽萌动,越冬卵孵化盛期是防治桃蚜的关键时期,用菊酯类农药或吡虫啉3000倍、3% 啶虫脒 2500-30
桃蛀螟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寄主为果树和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多,发生世代复杂。为害玉米时,把卵产在雄穗、雌穗、叶鞘合缝处或叶耳正反面,百株卵量高达1729粒。下面是桃蛀螟的防治方法: 1、发生规律: 以幼虫蛀食危害桃果,每年发生3-4代。越冬幼虫在4月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5月下旬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7月上、8月上中、9月上中,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代成虫盛发期,第一、二代主要危害桃果,以后各代转移到石榴、向日葵等作物上危害,最后一代幼虫于9、10月间,在果树翘皮下、堆果场及农作物的残株中越冬。成虫对黑光灯有强烈趋性,对花蜜及糖醋液也
桃球坚蚧壳虫以成虫、若虫、幼虫用刺吸口器为害枝条。受害枝条长势减弱,叶小而少,芽瘦
茶翅蝽在一年四季中,于秋季最易侵入人类家中。当秋夜越来越冷时,茶翅蝽成虫就通过进入人家或建筑结构空隙来度过严冬。成虫可存活数年,期间都靠寻找建筑来抵御风雨寒冷从而顺利过冬。下面是桃子茶翅蝽的防治方法: 1、发生规律: 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果、嫩叶、嫩梢的汁液,果实被害后,呈凸凹不平的畸形果,受害处果肉变空,木栓化。桃果被害后,被刺处流胶,果肉下陷,成僵斑硬化,幼果被害常脱落,对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村舍屋檐下将缝及石缝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蛰活动,飞到桃园为害。6月份产卵于叶背面,卵期10天左右,7
在辽南桃树种植区,桃子裂果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使果农蒙受经济损失。 【桃裂果症状】 多发生在桃果成熟期,有的在果顶到果梗方向发生纵裂,有的在果顶部发生不规则的裂纹,降低商品价值,且易腐烂。气压突然剧烈变化而使果肉膨胀,果皮开裂。 【病因】 品种特胜:肉质松脆的品种比肉质致密的品种容易裂果;偏圆形品种比长圆形品种易裂果;早、中熟品种比晚、迟熟品种易裂果。环境条件:在硬核期前后(即桃核生长发育期间)遇到雨水过多,容易裂果;土壤地下水位过高,排水不良也会造成裂果。培育管理:偏施氮肥,磷肥不足,造成桃树徒长,又不
桃缩果病在伊犁地区桃园中为一种毁灭性虫害,果实皱缩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降低经济价值.此病发病较早,落花后的两周即5月中旬表现受害,很快达到发病盛期一直到7月上旬才缓慢下来,其病原为四足微型瞒下心瘤瞒所致。 【桃缩果病症状】 其症状在果实长到蚕豆大时就表现出来,由暗绿色为深绿色,并逐渐呈木栓化斑块而出现开裂,长成畸形果。同时还表现早春芽膨大,接着枯死并开裂。叶片厚而且畸形,新梢从上往下枯死,枯死部位的下方长出侧枝,呈现丛枝反应。 【病因】 桃缩果病是桃树常见的生理病害,是因硼素供应不足所致。 【防治方法】 桃缩果病主要是对病株进行补
桃疮痂病是桃树的一种常见病害,各桃区均有发生,尤以北方桃区受害较重,在高温多湿的江浙一带发病最重。主要危害果面,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桃不同品种感病性不同。早熟品种发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该病除危害桃树外,还危害杏、李、梅等其他核果类果树。该病发病率为20%30%,严重时可达40%60%。 【桃疮痂病症状】 桃疮痂病主要为害果实,亦为害枝梢。新梢被害后,呈现长圆形、浅褐色的病斑,后变为暗褐色,并进一步扩大,病部隆起,常发生流胶。枝梢发病,最初在表面产生边缘紫褐色,中央浅褐色的椭圆形病斑。后期病斑变为紫色或黑褐色,稍隆起,并于病斑
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植株流胶过多,会严重削弱树势,重者会引起死枝、死树,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 【桃非侵染性流胶病症状】 主干和主枝受害初期,病部稍肿胀,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从病部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的坚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叶片变黄、变
【桃根腐病症状】 叶片焦边枯萎,嫩叶死亡,新梢变褐枯死,根部表现木质坏死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急性症状:中午1314时高温以后,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干枯,病部仍保持绿色,45天青叶破碎,似青枯状,凋萎枯死。慢性症状:病情来势缓慢,初期叶片颜色变浅,逐渐变黄,最后显褐色干枯,有的呈水烫状下垂,般出现在少量叶片上,或某枝的土部叶片上,严重时,整株枝叶发病,过段时间萎蔫枯死发病重的植株,根部腐烂。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 oxysporum从称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为土壤习居菌,营腐生生活,当根系生长衰弱时,抗病能力下降,病
分布广泛,老桃树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被害桃树树势衰弱,叶色发黄,早期落叶,严重时全树枯死。 【桃树木腐病症状】 桃树木腐病主要为害桃树的枝干和心材,致心材腐朽,呈轮纹状。染病树木质部变自疏松,质软且脆,腐朽易碎。病部表面长出灰色的病菌子实体,多由锯口长出,少数从伤口或虫口长出,每株形成的病菌子实体1个至数10个以枝干基部受害重,常引致树势衰弱,叶色变黄或过旱落叶,致产量降低或不结果。 【病原与发生规律】 Fomes fulvus,称暗黄层孔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在受害枝干的病部产生子实体或担孢子,条件适宜时,孢子成熟后,借风雨
【症状】 :桃树紫纹羽病植株地上部树势衰弱,新梢生长量少,叶小型,色淡,夏天时萎蔫、变黄,早脱落,连续2~3年表现同样症状,数年后死树。地上部分症状显著,约3/4的根表被侵染,根颈表面有紫褐色物。有的植株生长很正常,突然叶变黄、落叶,植株随即枯死。根状物沿根表面向上蔓延。地上部分植株生长茂盛和高湿度条件下,树干的很多部位出现紫褐色物。 【防治方法】: 建园防
桃小蠹(scolytus seulensi,s)别名多毛小蠹,属鞘翅目,小蠢甲科。分布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在河北部分桃产区危害严重,主要为害桃、杏等核果类果树 。成、幼虫蛀食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蛀道于其间,常造成枝干枯死或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黑色,鞘翅暗褐色有光泽;触角锤状;体密布细刻点鞘翅上有纵刻点列、较浅,沟间有稀疏竖立的黄色刚毛列。卵乳白色、圆形。幼虫乳白色、肥胖,无足。蛹长与成虫相似,初乳白色后渐深。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l代,以幼虫于坑道内越冬。翌春老熟幼虫于坑道端蛀圆筒形蛹室化蛹,羽化后咬圆形羽化孔爬出。6月间成
【症状】 :桃霉斑穿孔病为害叶片、花果和枝梢。叶片染病,病斑初为圆形,紫色或紫红色,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毫米,后变为褐色,湿度大时,在叶背长出黑色霉状物。有时病叶脱落后才在叶上出现穿孔。花、果实染病,果斑小而圆,紫色,凸起后变粗糙,花梗染病,未开花即干枯脱落。新梢发病时,呈现暗褐色,具红色边缘的病斑,表面有流胶。较老的枝条上形成瘤状物。瘤为球状,约占枝条四周面积1/4~3/4。较细的枝条,直径约5毫米,较大的枝条直径可达1厘米。 【病原】: 1、降雨:叶片在五六月发病,随着下雨量增多,病害在树冠内扩大蔓延。潮湿是
【症状】 :桃树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茶褐色,边缘红褐色,秋末出现黑色小粒点,最后病斑脱落形成穿孔。8-9月发生。核果穿孔叶点霉引起的叶斑病病斑圆形,茶褐色,后变为灰褐色,上生黑色小点,后期也形成穿孔。 【病原】 :桃树叶斑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落叶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秋季发病较多,降雨多或秋雨连绵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精心养护,增强树势,可减少发
【基本信息】: 记录号: ed00114 中文名: 桃树红叶病 病原中文名: 李坏死环斑病毒 病原拉丁学名: 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virus简称PNRSV 病原分类地位: 病害类型: 病毒 主要危害作物: 桃树 主要为害部位: 叶 【症状】 :桃树红叶病主要表现是叶子变红、果农称其为红叶
【危害】 :碧桃、桃花、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可引起树势早衰,叶变黄;碧桃、桃花、桃、李的主干和主枝均可发生。 【症状】 :桃花生理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树胶,3至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至10毫米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树胶初时为透明或褐色,时间一长,柔软树胶变成硬胶块。此病会造成树皮与木质部腐烂,树势日趋衰弱,叶片变黄,变
【症状】 :桃树干枯病主要为害主干和大枝,症状较隐蔽,初病部略凹陷,可见米粒大小胶点状物,后逐渐现出椭圆形紫红色凹陷斑,胶点逐渐增多,胶量增大,严重者树干流胶。胶点初为黄白色,后变褐或棕褐色至黑色,胶点处病组织变成黄褐色,呈湿润状腐烂,可深达木质部,散出酒糟气味。后期病部干缩、凹陷,表面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子座,湿度大时,涌出桔红色孢子角。剥开病部树皮,黑色子座壳尤为明显,成为本病重要特征。 【病原】 :桃树干枯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囊壳及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部越冬。树势弱、园地湿、土质黏重、冬季枝干受冻及修剪过重、枝
桃树褐斑穿孔病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略带环纹,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新梢、果实染病,症状与叶片相似 【危害症状】: 叶片发病初期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色,略带轮纹,病斑直径1~4毫米;后期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状物,中部干枯脱落,形成穿孔,穿孔的边缘整齐,穿孔多时叶片脱落。主要危害桃树叶片,也危害新梢和果实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或枝梢病组织内越冬,第2年春天气温回升,降雨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叶片、新
【症状】 : 桃树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有时危害果实。叶片染病,于9月后,背面呈现白色、边缘不清晰的近圆形菌丝丛,表面有黄绿色;严重时,菌丝丛覆盖全部叶面。幼叶被害,叶面不平,呈波状。秋天,菌丝中呈现黑色小球状物,为病原菌的闭囊壳。新梢被害在老化前也出现白色菌丝。果实被害,56月即出现白色圆形、有时不规则形的菌丝丛,粉状,接着表皮附近组织枯死,形成浅褐色病斑,后病斑稍凹陷,硬化。 【防治方法】: (1)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控制浇水,疏除过密枝及病枝,避免偏施氮肥,使树冠通风透光。(2)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果园落叶,
【症状】 :桃树冻害根腐病枝条或根部受冻均可导致根腐。枝条受冻后,被害部微变色下陷,皮部变褐,致皮部开裂脱落。严重时影响水分输导而引起根腐。根部受冻,常表现在根颈和根系上。根颈部树皮变色,后干枯,严重时可环绕一圈,根系受冻后变褐,皮部易与木质部分离。二者均可导致根部腐烂,严重时整株死亡。地上部分表现为生长弱,发芽晚,叶片变黄,似缺铁状。 【病原】 : 桃树冻害根腐病病因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及品种有关。北方寒冷地区秋季多雨易发生冻害,若再突然降温,会更加严重;冬季低温且持续时间过长易发生冻害。试验结果表明:桃根系遇有-11--1
【症状】 :桃根霉软腐病主要为害果实。熟果或贮运期染病,初生浅褐色水渍状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扩展很快,病部长出疏松的白色至灰白色棉絮状霉层,致果实呈软腐状,后产生暗褐色至黑色菌丝、孢子囊及孢囊梗。 【病原】 :桃根霉软腐病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落叶、落果上,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从成熟果实的伤口侵入果实,且通过病健果接触传播蔓延。温暖潮湿利其发
【病原】 :桃果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大茎点属(MacrophomakawatsukaiHara)的真菌侵染所致。 【发生规律】 :病原菌为弱寄生菌,侵染衰弱树的枝干。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或子座在枝干的病组织内越冬。桃果近成熟期,枝干上不断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或雨水飞溅到果面上,经裂纹、虫口或机械伤口侵入果实引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