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白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特别在大棚苗圃内,桃叶片感染后很容易蔓延,对桃幼苗造成严重为害,是桃苗的主要病害。对露地栽培的桃树,在半干旱地区危害性最为突出,因此在我国的新疆、甘肃发病较重。该病感染叶片虽然直接引起的危害不太显著,但往往成为最重要的侵染源,侵染桃果实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除为害桃树外,桃白粉病根据其专化型为害其他核果类果树及一些蔷薇科植物。下面世纪农药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桃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为害症状


  该病是最容易识别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条。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叶背开始失绿,出现小环状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白粉覆盖大部分叶面,叶片生长受阻,扭曲,甚至表现褪绿、坏死,导致落叶。后期叶片上出现黑色点状物,为病原菌的闭囊壳。


  新梢被害后也出现白色粉状物。


  果实早期被害后,首先产生白色圆形或不规则的粉状物,接着表皮附近组织枯死,形成浅褐色圆形稍凹陷病斑,病斑逐渐扩大愈合,硬化,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也可导致果实表面局部扁平或隆起。


  2、病原菌


  桃白粉病病原菌为子囊菌门白粉菌目叉丝单囊壳属的一些种引起。世界上报道的有三指叉丝单囊壳菌、白叉丝单囊壳菌和桃单丝壳菌,其无性阶段为半知菌类粉孢霉。其中白叉丝单囊壳菌可在桃果实上形成锈斑,首先形成小环状橘黄色锈斑,并随着果实生长逐渐扩大覆盖整个果实,使果实失去商品价值,但该种不为害叶片和嫩梢。桃单丝壳菌曾被称为蔷薇单囊壳菌和隐蔽叉丝单囊壳菌,也能侵染果实,同白叉丝单囊壳菌一样为害严重。


  4、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特别是在大棚栽培条件下,要注意及时通风透气,避免湿度过大。在该病为害严重地区,选用抗病品种。


  (2)清除初侵染源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果,深埋。铺设黑膜阻断地下残留病菌侵染 ,灌足水后全园铺设黑色地膜,除了能有效阻隔春末夏初地上残留病菌孢子的传播外,还可有效增加地温,促进根系提前活动,增强树势; 同时还能确保桃园墒情稳定,防止杂草滋生,节约人工除草和浇水的成本。


  (3)药剂防治春季发芽前喷布清园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在果蒂脱落后的两个月内进行药剂防治。桃白粉病菌对硫及硫制剂很敏感,可以石硫合剂为主配合其他药剂进行防治,但夏季气温高时应停止用药,以免发生药害。可喷洒0.3波美度石硫合剂、50%硫悬浮剂300~4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或粉剂)30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2500倍液等,15~20d一次,防治3~5次,均有较好防治效果。中华寿桃对三唑酮敏感,易产生药害,不宜使用。


  (4)加强夏季修剪,营造桃园 通风透光环境。桃树年生长量大,正常管理的桃园如不进行夏季修剪当年即可郁闭,导致桃树因环境恶化而感染桃白粉病。因此,在夏季旺长期要对新枝进行修剪,主要是疏除背上直立枝、无果的下垂枝、病虫危害枝、重叠枝等,以改善桃园光照和通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