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苹掌舟蛾



【枇杷苹掌舟蛾寄 主】:
樱花、榆叶梅、贴梗海棠、梅花、樱桃、海棠、火棘、山楂、苹果、梨、杏、桃、李、榆、柳、龙爪槐、槲、枇杷等。
【枇杷苹掌舟蛾为害特点】:
初龄幼虫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呈箩底状,稍大后把叶食成缺刻或仅残留叶柄,严重时把叶片吃光,造成二次开花。
【枇杷苹掌舟蛾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2~25mm,翅展49~52mm,头胸部淡黄白色,腹背雄虫浅黄褐色,雌蛾土黄色,末端均淡黄色;复眼黑色球形。触角黄褐色,丝状,雌触角背面白色,雄各节两侧均有微黄色茸毛。前翅银白色,在近基部生1长圆形斑,外缘有6个椭圆形斑,横列成带状,各斑内端灰黑色,外端茶褐色,中间有黄色弧线隔开;翅中部有淡黄色波浪状线4条;顶角上具两个不明显的小黑点。后翅浅黄白色,近外缘处生1褐色横带,有些雌虫消失或不明显。卵 球形,直径约1mm,初淡绿后变灰色。幼虫 体长55mm左右,被灰黄长毛。头、前胸盾、臀板均黑色。胴部紫黑色,背线和气门线及胸足黑色,亚背线与气门上、下线紫红色。体侧气门线上下生有多个淡黄色的长毛簇。蛹长20~23mm,暗红褐色至黑紫色。中胸背板后缘具9个缺刻,腹部末节背板光滑,前缘具7个缺刻,腹末有臀棘6根,中间2根较大,外侧2个常消失。
【枇杷苹掌舟蛾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中越冬,翌年7月上旬开始羽化、中下旬进入盛期,多在夜间羽化,雨后的拂晓出土最多,成虫白天隐蔽在树叶丛中或杂萆堆中,傍晚至夜间活动,趋光性强。羽化后经数小时或数天交配,隔1~3天产卵,卵多产在树体东北面的中、下部枝条的叶背,数十粒或百余粒密集成块,每雌平均产卵300粒,多的600粒,卵期6~13天,初孵幼虫多群聚叶背,不吃不动,早晚和夜间或阴天群集叶面,头向叶缘排列成行,由叶缘向内啃食。低龄幼虫遇惊扰或震动时,成群吐丝下垂。3龄后逐渐分散取食或转移为害,白天多栖息在叶柄或枝条上,头尾翘起,状似小舟,故称舟形毛虫。幼虫共5龄,助虫期3l天左右,4龄前食量小,4龄后食量剧增,常把叶片吃光。幼虫老熟后沿树干爬下入土化蛹越冬。
【枇杷苹掌舟蛾防治方法】:
(1)结合翻耕或刨树盘,把蛹翻到土表,或人工挖蛹。
(2)在幼虫分散以前,及时剪除有幼虫群居的枝条烧毁。
(3)在卵发生期,即7月中下旬释放松毛虫赤眼蜂灭卵,效果好。卵被寄生率可达95%以上,单卵蜂是5~9头,平均为5.9头。此外,也可在幼虫期喷洒青虫菌800倍液。
(4)利用该虫吐丝下坠的习性,人工震落捕杀幼虫。
(5)幼虫发生期树上施药防治。药剂为40%敌马乳液1500倍液、40%菊杀乳液、90%敌百虫晶体800倍、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每克300亿孢子青虫菌粉剂1000~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