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食心虫

李子食心虫为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害虫(北纬40—50?地区较多),是危害李子果实 最严重的害虫,常常被害率达80%—90%。在虫孔处流出泪珠状果胶,被害果实不能继续发育,渐渐变成紫红色而脱落。被害果虫道内积满了红色虫粪,老乡称 “豆沙馅”。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李子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
分布与危害
寄主:李、杏、桃、樱桃、乌荆子。为害特点:幼虫蛀果为害,蛀果前常在果面吐丝结网,于网下蛀入果内排出少许粪便,后流胶,粪便排于果内,幼果被蛀脱落,成长果被蛀部分脱落,对产量与品质影响极大。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7毫米,翅展11~14毫米,体背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发生规律
北方年生1~4代,大部分地区2~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周围围土中、杂草等地被下及皮缝中结茧越冬。李树花芽萌动期于土中越冬者多破茧上移至地表1厘米处再结与地面垂直的茧,于内化蛹,在地表和皮缝内越冬者即在原茧内化蛹。防治方法
(1)越冬代成虫羽化前即李树落花后,在树冠下地面撒药重点为干周半径1米范围内,毒杀羽人成虫,可喷洒25%对硫磷微胶囊剂每亩0.8~1公斤,加水50~90倍喷洒。也可用50%地亚农、20%杀灭菊酯、2.5%敌杀死乳油等,每亩0.3~0.5公斤均有良好效果。如药剂缺乏可压土6~10厘米厚拍实,使成虫不能出土,羽化完毕应及时撤土防止果树翻根。(2)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药剂防治,参考桃小食心虫树上施用药剂。(3)有条件的可用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可用性诱剂测报成虫发生动态,指导树上药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