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蚜
【学名】 Schizaphis piricola同翅目,蚜科。全国各梨区都有分布。
【寄主】 梨、园艺作物。【为害特点】 若虫和成虫刺吸梨叶汁液,于叶面为害,以梢顶嫩叶受害较重,新生梢停止生长,叶片由背面向正面纵卷,呈半圆形或筒状,不再展开,叶背面增生皱缩,被害叶片干枯脱落。早落叶梨树树势衰弱,产量降低,而且梨木虱很易钻入蚜虫卷叶内为害,很不易防治。
【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毫米,体绿色或黄褐色,额瘤不明显,复眼红褐色,口器黑色,伸达中足基部,触角丝状6节,端部黑色,第5节末端有一感觉孔,足黑褐色,腹管长大,黑色,末端收缩。尾部圆锥形,侧毛 3对。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毫米,翅展约5毫米,头胸部黑色,腹部绿色,头部额瘤微突出,口器黑色伸达后足基部,触角丝状6节淡黑色,第3节有感觉孔20~24个,第4节有5~8个,第5节4个,复眼红色,前翅中脉分二叉,故称二叉蚜。足和腹管黑褐色,尾部圆锥形,侧毛3对。若虫体小、绿色、似无志胎生雌蚜。有翅若蚜胸部较大,后期有翅芽伸出。卵椭圆形,长约0.7毫米,蓝黑色,有黑色光泽。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0—20代,以卵在小枝的芽腋间、果台、枝杈的皱皮裂缝处越冬。4月上、中旬花芽萌动时开始孵化,4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小蚜虫群集在芽上为害,展叶后转到叶上为害,致使叶片向正面纵卷成筒状,这一时期如果高温、多湿,则为害严重。至落花后,有翅蚜开始出现,一部分有翅蚜离开梨树,迁移到杂草上继续繁殖: 秋季9—10月份,有翅蚜又迁回到梨树上繁殖为害,但为害较轻,此时产生有性蚜,有性蚜交尾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1)抓开花前喷药防治。此期越冬卵全部孵化,而又未造成卷叶时应喷药,可喷氯氰菊酯、速灭杀丁、溴氰菊酯、功夫菊酯等的2000倍液,也可喷甲胺磷、氧化乐果、敌敌畏等的1500-2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卷叶前防治,全年一次药即可控制为害,如已造成卷叶,则难防治。对卷叶内的蚜虫,菊酯类药防治效果降低,可喷氧化乐果。(2)保护利用天敌。蚜虫天敌种类很多,当虫口密度很低,不值得喷药时,保护利用天敌的作用则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