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杨枯叶蛾
【症状】:梨杨枯叶蛾,中文别名;柳星枯叶蛾、白杨毛虫、杨柳枯叶蛾,白杨枯叶蛾等。鳞翅目,枯叶蛾科。幼虫主要寄生杨、柳、栎、苹果、梨、杏、桃、李、樱花、梅花等。【病原】:成虫体长25-40毫米,翅展40-85毫米,雄较小;全体黄褐色,腹面色浅,头胸背中央具暗色纵线1条。口吻退化,复眼黑色球形,触角双栉状,雄栉齿较长。前翅窄,外缘和内缘波状弧形;翅上具5条黑色波状横线;近中室端具l黑色肾形小斑。后翅宽短、外缘弧形波状,翅上有黑横线3条;前、后翅布有稀疏黑色鳞毛。卵长约1.5毫米,白色近球形,上有绿至黑色不规则斑纹。幼虫体长100毫米左右,灰绿或灰黑色,生有灰长毛,腹部两侧生灰黑毛丛;中、后胸背面后缘各具1黑色刷状毛簇,中胸者大且明显;第8腹节背面中央具l黑瘤突,上生长毛;体背具黑色纵斜纹,体腹面扁平、浅黄褐色。胸足、腹足俱全。蛹椭圆形,长33-40毫米,初浅黄,后变黄褐色。茧长椭圆形,40-55毫米,灰白色略带黄褐,丝质。生活史及习性东北、华北年生1代,华东、华中2代,均以低龄幼虫伏于枝干或枯叶中越冬,翌春活动,白天静止,夜晚取食,食嫩芽或叶片,幼虫老熟后吐丝缀叶于内结茧化蛹。1代区成虫6-7月发生,2代区5-6月和8-9月发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静止时状似枯叶。羽化后不久交配,把卵产在枝干或叶上,多几粒或几十粒产在一起,单层或双层,每雌可产卵400-700粒。幼虫孵化后分散为害,1代区幼虫发育至2-3龄,体长30厘米左右便停止取食,爬至枝干皮缝、树洞或枯叶中越冬。2代区1代幼虫30-40天老熟结茧化蛹,羽化后继续繁殖。2代幼虫达2-3龄即越冬。一般10月便陆续进入越冬状态。
【生活习性】:
1~2龄幼虫群集取食,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3龄以后分散危害,老熟幼虫吐丝线叶或在枝干上结薄茧越冬。
一年发生3~4代,以幼龄幼虫在树枝、枯叶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取食叶片危害,4月中旬至5月中旬结茧化蛹。
各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9月中旬至10月上、中旬孵化危害。
各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7月上旬至8月上旬,9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羽化。
卵多产在叶面上,11月幼虫开始越冬。
此幼虫为园林危害较严重,猖獗时,短期内能将整个林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东北、华北年生1代,华东、华中2代,均以低龄幼虫伏于枝干或枯叶中越冬,翌春活动,白天静止,夜晚取食,食嫩芽或叶片,幼虫老熟后吐丝缀叶于内结茧化蛹。1代区成虫6~7月发生,2代区5~6月和8~9月发生。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静止时状似枯叶。羽化后不久交配,把卵产在枝干或叶上,多几粒或几十粒产在一起,单层或双层,每雌可产卵400~700粒。幼虫孵化后分散为害,1代区幼虫发育至2~3龄,体长30cm左右便停止取食,爬至枝干皮缝、树洞或枯叶中越冬。2代区1代幼虫30~40天老熟结茧化蛹,羽化后继续繁殖。2代幼虫达 2~3龄即越冬。一般10月便陆续进人越冬状态。
【防治方法】:
(1)结合管理捕杀幼虫。
(2)结合其他害虫利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蛾。
(3)幼虫出蛰后及时施药防治。具体方法参考苹果小卷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