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黑星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一、分布及危害: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在世界产梨地区普遍发生。在我国该病害分布很广大,南北各省梨产区均有发生,但尤以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北方诸省受害严重。  二、危害症状:叶片、果实、嫩梢及芽鳞均可受害,严重时可造成新梢枯死,果实畸形龟裂,叶、果早落,树势削弱。
  新梢及叶柄染病后,在其基部形成黄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以后产生黑霉层逐渐向上扩展,病梢或叶柄上布满霉层,终至枯死。当夏季新梢上出现病斑时,稍隆起如豆粒,其上布满霉层,而后霉层被雨淋洗,病斑渐凹陷龟裂,至次年病疤脱落,仅留一疤痕。
  叶片发病时,多在叶背沿支脉或中脉发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初为淡黄色,后成暗色污斑,上面生有黑霉,边缘呈星芒状辐射。病害严重时可扩及叶片正面,随病势发展,病叶渐变红褐色脱落。
  果实染病后,起初发生淡黄色圆形病斑,并逐渐扩大出现黑绿色霉层,病部果肉变硬,随果实增大而逐渐凹陷龟裂。病重时幼果呈畸形易早期脱落。
  三、病原:病害由半知菌丛梗孢目的梨黑星孢[Fusicladium pirinum (Lib.) Fuck.]引起。分生孢子梗丛生或单枝,暗褐色,直立或弯曲,有的顶端有分叉,每梗的顶端及上段旁侧有数个钝形齿形突起(孢子痕)。分生孢子淡褐色,单胞或双胞,纺锤形,椭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18-21×6 9 -微米。
  病菌的有性阶段为子囊菌纲、座囊菌目的梨黑星菌(Venturia pirina Aderh.)子囊壳球形,直径100-150微米,壳壁暗褐色,顶端有乳头状孔口。孔口四周有数支暗色针状喙毛(刚毛)或无喙毛。子囊棒状或圆筒形,长40-70微米,内含8个子囊孢子,孢子长卵形或长椭圆形,具一隔膜,上胞较大,下胞较小,分隔外微显缢缩,大小为14-20×5-8微米,黄绿色。
  此菌主要以无性世代侵染危害。以前在北方地区曾发现过子囊阶段,但不常出现。但在昆明地区早春于先年落叶上子囊壳尚属普遍,较易找到。
  四、发病规律:病菌越冬方式主要有三种:在落叶上形成有性器官,次年产生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在枝梢旧病疤上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侵染;以分生孢子在芽鳞及落叶上越冬。其中以在芽上越冬的病菌为最主要的侵染来源。
  一般来说,如果春季多雨,天气阴湿,气温偏低则发病早且重。在干旱年份发病迟且轻。
  在辽宁、河北落花不久,易感病的鸭梨及秋白梨等新梢即发病(河北为4月下旬、5月上旬)。在昆明地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见当地易感病品种宝珠梨的新梢发病。病梢出现后,叶片及果实相继发病,但开始发展缓慢,到7、8月雨季期间,病害盛发,病果率上升极快,造成大量落果。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2-23℃是,最高温度28℃。菌丝发育最适温度20℃,最高温度25-30℃。孢子萌发和侵染需要5-48小时的连续高湿。在枯枝落叶上的分生孢子越冬后,其存活率递减速度很快。
  品种间抗病差异很大。最易感病的品种为鸭梨、慈梨、秋白梨、宝珠梨、海东梨等,且发病时间最早。具有一定抗性,但仍感病的的有秋子梨、安梨、细把梨、白雀梨、麻梨等。红梨、糖梨、满园春、尖把梨、平顶梨、瓶梨、身不知、明月、苍溪梨、雪花梨、刺满梨等具有较强的抗性。西洋梨系统对黑星病抗性最强。
  五、防治措施:
  1、结合果树修剪清除病枝梢及其他病残体,以减少侵染源;
  2、清疏树冠内部同,及时将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枯枝等清除,增进树冠通风透光条件;
  3、改善栽培管理,适当增施肥料,增强抗性,提高抗病力;
  4、化学药剂防治:
  (1)冬季梨园地面上可喷射5%硫酸或石灰乳;2%二硝基苯酚钠;或12%有硫酸铵以防治落叶上子囊孢子的形成和清除分生孢子;
  (2)冬季果树休眠期可喷射一次5度石硫合剂,以消灭菌源;
  (3)于新梢抽出后、花谢后、梨果如核桃大小时各喷一次药剂。可使用1:1:160波尔多液或500倍代森锌液;
  (4)病害发生较严重的梨园可喷洒1:1500甲基托布津;1:800退菌特:1:400-600百菌清;或用25%多菌灵1:250-500倍液。亦可将1:800退菌特与1:1000甲基托布津混合施用。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