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锈病的防治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南果梨园附近有栽植桧柏的地区均有发生。梨锈病菌不为害苹果和山楂树。梨锈病菌为转主寄生菌,其转主寄主有桧 析、龙柏、刺柏等。梨锈病使梨树叶片干枯,果实呈畸形,易早落,影响梨果产量和质量 ,今后随着街道及庭院化的发展,桧柏类树木栽植数量的增多,梨锈病有日益加重为害的趋势。 一、病症此病主要为害叶片、幼果和新梢。叶片受害,开始在叶片下面发生鲜明的橙黄色圆形斑点,数目不一,以后当病斑扩展到4—8毫米直径时,病部中央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孢子器。天气潮湿时,溢出浅黄色粘液,此粘液由无数的性孢子组成,粘液干后小粒点变成黑色。病斑组织变厚,正面凹陷,背面隆起,在隆起的部位上长出灰黄色的毛状物,长约4—5毫米,此为病菌孢子器。一个病斑长出毛状物10至数十条。锈子器成熟时,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后期病部变黑,叶片枯焦,易引起早期落叶。
幼果受害,在果面产生橙黄色病斑,上生小黑点和毛状物。病部生长停滞,梨果变成畸形容易早落。
新梢、果梗和叶柄 被害时,与果实被害症状大体相同,病斑上也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器,后期病部龟裂。叶柄、果柄受害易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部分常枯死,易被风折断。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黄色斑点,稍隆起,翌年3月,病菌突破表皮生出褐色角状物,即病菌的冬孢子角。冬孢子角高5毫米、横径2毫米左右。雨后吸水膨胀,成为黄色舌状胶质块。
二、病原:梨锈菌是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病菌需要在两类不同的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史。在梨树上产生性孢子器和锈子器。在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上产生冬孢子角。如果砍除桧柏、龙柏等转主寄主,梨锈菌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三、梨锈病发生规律:梨锈病菌以多年生菌丝体,在桧柏病部组织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显露冬孢子角,气温14—15℃时,冬孢子成熟约需10-20天。冬孢子女萌发时期在3月下旬—5月上旬,主要是4月下旬—4月中旬。降雨后冬孢子才能萌发,产生担子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梨树发芽展叶至幼果期,均为感病期。当担子孢子飞散,落在嫩叶、新梢和幼果上时,孢子萌发后直接从表皮侵略者入,也可从气孔侵入。侵入10天左右手形成病菌斑。一般展叶1—9天叶龄的梨叶感受病最重,展叶13—21天侵染较轻,展叶25天后,潜育期约6—15天,接着在病斑上长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内产生性孢子,并由性孢子器孔口随粘液溢出,靠昆虫、雨水传带到其他性孢子器上,经受精后约25天,在叶背面形成锈子器。在锈子器中产生锈孢子,于5月末到7月上旬传播到桧柏上,侵入皮层组织,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
梨锈病菌无夏孢子阶段,不发生重复侵染,一年中仅有短时间的由担孢子孙侵染梨树。病害发生轻重,与梨园周围有无桧柏的栽植,数量级多少及距离远近有关,尤其距梨园2.5—5公里范围内有无桧柏关系极大。在桧柏存在的条件下,病害能否发生严重,主要决定于气候因素。若在梨树展叶至幼果期间温暖多雨,冬孢子大量萌发,则梨锈病发生严重;若天气干旱无雨,冬孢子不能萌发,则病菌受到抑制。
四、梨锈病防治方法:
(1)清除转主寄主:彻底砍除距离梨园5公里以内的桧柏类树木,是防治梨锈病菌的有效方法。在建立新梨园时,也应考虑附近有无桧柏存在,如有零星桧柏,应彻底砍除。
(2)对转主寄主喷药:如梨园附近桧柏不宜砍除时,可对桧柏喷药杀灭孢子。喷药时间在梨树发芽前,冬孢已角已经成熟,但末胶化时为宜,基本可以控制梨树发病,使用药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100液。
(3)对梨树喷药:对桧柏喷药,还不能彻底防治此病时,必须对梨树进行喷药,预防担孢子的侵染。梨树喷药时间,应在梨树萌芽至展叶后25天内为宜,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盛期限进行,每隔10天喷药一次,连喷三次。药剂种类,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4)彻底清园,减少越冬病原菌和害虫。梨树上的僵果、病技和落叶,常窝藏有多种病原菌和害虫。因此,秋天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剪掉树上的僵果和病枝,并及时打扫落叶、落果和树枝,集中烧毁。
(5)加强梨园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一是在秋冬季深翻土壤,清除杂草,以便改善梨园卫生条件,同时消灭越冬虫、卵;二是结合秋、冬季梨园深耕,每年施一次基肥(以磷、钾肥为主或施有机肥),及时搞好排水和灌溉;三是用生石灰涂干(按石灰、水1:3的比例稀释),防止害虫产卵,有虫治虫,无虫防病。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欢迎至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