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鸟嘴壶夜蛾



【柑橘鸟嘴壶夜蛾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26毫米。翅展49-51毫米。头部、前胸及足赤橙色,中、后胸褐色,腹部背面灰褐色,腹面橙色,前翅紫褐色,后翅淡褐色。前翅翅尖向外缘突出、外缘中部向外弧形凸出和后缘中部的弧形内凹均较嘴壶夜蛾更为显著。卵呈扁球形,底部平坦,直径0.72-0.76毫米,高约0.6毫米,卵壳上密布纵纹,初产时黄白色,1-2天后色泽变灰,并出现棕红色花纹。幼虫共6龄,初孵时灰色,长约3毫米,后变为灰绿色。老熟时灰褐色或灰黄色,似枯枝,体长46-60毫米,体背及腹面均有1条灰黑色宽带,自头部直达腹末。头部有2个边缘镶有黄色的黑点,第二腹节两侧各有1个眼形斑点。蛹体长17.6-23毫米,宽约6.5毫米,暗褐色,腹末较平截【柑橘鸟嘴壶夜蛾发生规律】:  鸟嘴壶夜蛾在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桔区每年发生4代。卵多散产于果园附近背风向阳处木防已的上部叶片或嫩茎上。木防已是已知幼虫的惟一寄主。幼虫行动敏捷,有吐丝下垂习性,白天多静伏于荫蔽的木防已顶端嫩叶,吃成网状。3龄后沿植株向下取食,将叶吃成缺刻,甚至整叶吃光。老熟时在木防已基部或附近杂草丛内缀叶结薄茧化蛹。成虫在天黑后飞入果园为害,喜食好果。在武昌,成虫的发生有4个高峰,为害柑桔的是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的第4个高峰。成虫有明显的趋光性、趋化性(芳香和甜味),略有假死性。已知的天敌主要有寄生于卵的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率可高达80%),寄生于蛹的姬蜂和寄生蝇,此外,还有多种蜘蛛和寄生菌(包括白僵菌、细菌和病毒)。【柑橘鸟嘴壶夜蛾为害症状】:  幼虫行动敏捷,有吐丝下垂习性,白天多静伏于荫蔽的木防已顶端嫩叶,吃成网状。3龄后沿植株向下取食,将叶吃成缺刻,甚至整叶吃光。【柑橘鸟嘴壶夜蛾防治方法】:  鸟嘴壶夜蛾的防治应以生态调节和物理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1)合理规划果园。山区和半山区发展柑桔时应成片大面积栽植,并尽量避免混栽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或多种果树。(2)铲除幼虫寄主。在5-6月份用除草剂镇甲剂1号涂茎(木防已)或用镇甲剂2号喷雾,彻底铲除柑桔园内及周围1千米范围内的木防已和汉防已。(3)拒避。每树用5-10张吸水纸,每张滴香茅油1毫升,傍晚时挂于树冠周围;或用塑料薄膜包住萘丸,上刺小孔数个,每株树挂4-5粒。(4)生物防治。在7月份前后大量繁殖赤眼蜂,在柑桔园周围释放,寄生吸果夜蛾卵粒。(5)药剂防治。开始为害时喷洒5.7%百树得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此外,用香蕉或桔果浸药(敌百虫20倍液)诱杀或夜间人工捕杀成虫也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