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棒孢霉褐斑病

柑橘棒孢霉褐斑病是一种针对柑橘发作的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病叶初生散落圆形褐色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深褐色的病斑,严重时春梢枯死,幼果脱落接近绝产。危害的真菌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该病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或者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柑橘棒孢霉褐斑病简称柑橘褐斑病(citrus brown spot),果农俗称“黑疤病”、“黑点病[2],是一种由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Fr.)Keissler)引起的落叶性病害,引起大量落叶和枯枝,降低产量[1]。柑橘褐斑病最初于1913年在澳大利亚的皇帝柑上发现,是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巴西等南美国家,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地中海柑橘生产国橘类柑橘上的最要病害。在中国褐斑病直至2010年才有正式报到[3],该病害在2010年之前一度被认为是柑橘黑星病、炭疽病复合为害长达20多年,对症治疗效果极差【症状】:病叶初生散落圆形褐色小点,周围有黄色晕环。随病斑扩大,边缘略隆起,深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褐色,略下陷,外围仍有黄色晕环。病斑圆形或不正圆形,少数或愈合成不规则大斑。病斑大小为3-17毫米,平均为5.18毫米。一叶上有3-5个病斑,多的达10余个。天气潮湿多雨时,病斑上密生黄褐色霉丛(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叶常变褐至黑色霉烂。气候干燥时,病叶常卷曲、焦枯脱落,受害严重时大部分春梢枯死,幼果几乎全部脱落,接近绝产.【病原】:交链格孢菌属于真菌,分生孢子梗单生或数根簇生,直立或顶端微弯曲,有分隔,但不分枝,色泽从基部到顶部由深褐色渐变淡褐色。分生孢子单生或短链生,倒棍棒形,倒梨形或近椭圆形,淡褐色至褐色,具纵横隔膜,大小为(6.92~13.9)μm×(24.1~44.8)μm,平均10.9×31.6μm喙柱状或锥状。
对材料进行单胞分离和组织分离获得19个链格孢菌株,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灰色至橄榄色或青褐色,平均生长速率11.5mm/d,培养10天即可发现链格孢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省孢子,与自然病斑上产生的基本一致。
各菌株的菌落特征,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形状和大小没有显著区别。选取链格孢代表菌株MDB1(来自枝条)和WZF13(来自果实),炭疽菌株WZ11进行接种。结果显示,利用菌株MDB1和WZF13的菌丝块接种椪柑(C.reticulata Blanco C V.Pankon)叶片的发病率都为66.7%,接种幼果的发病率为0和25%;而利用其孢子液接种椪柑叶片的发病率分别为75%和100%,接种椪柑幼果的发病率都为87.5%使用炭疽菌株WZ11分别接种椪柑叶片和幼果都不能导致其发病。根据Peever等人(2004)的研究,链格孢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部分序列可作为小孢子型链格孢菌种的分类鉴定的分子依据(1)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病叶和落叶上越冬,翌年通过气流传播,蔓延。本病在春未夏初发病最重,高温季节发病较轻。(2)病害发生轻重与寄主生长阶段和树龄有关。一般柑桔春梢、成熟叶片受害较重;夏梢及嫩叶受害较轻。20年生以上的大树或老树发病普遍;幼树、壮年树很少发病。(3)凡栽培管理差,其它病虫为害重的,以及地势低洼、积水,果园郁蔽、通风透光不良的果园,发病均重。【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清洁果园,修剪病枝:在柑橘春梢萌芽前(即2月底前),结合冬、春季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并收集烧毁,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修剪后要求喷施一次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清理排水沟:针对隐蔽湿度大的果园,要求果农修整沟渠,降低水位,通过深沟排水措施来降低园区内湿度,改变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环境。
加强树体管理:褐斑病病原菌易感染柑橘幼嫩组织,偏施氮肥的果园由于氮肥促进幼嫩组织的生长而发病较重。因此,要求果农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钾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药剂防治
(1)防病时间:在感病比较严重的果园,新梢刚展开1/4-1/2的时候就应该预防褐斑病保护春梢(病害发生特别重的可以在春梢接近完全展开后增加一次喷药),根据发病程度,全年喷药3~6次。即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前2-3次喷药。5-7月上旬温暖多雨时节,连续2-3次喷施杀菌剂,每次相隔20天。8月根据病情再喷药1-2次,进入九月可不再喷药。
(2)杀菌剂种类:杀菌剂的科学选择及合理混配使用非常重要。要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合理配合使用,并且可将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混配使用以提高杀菌效果,延长病害对杀菌剂产生抗性。发病之前可选择保护性杀菌剂:大生M-45,可杀得、喹啉铜;其他感病期间可选择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速克灵、扑海因(异菌脲)退菌特、咪鲜胺等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污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等。除树冠喷药外,还可以考虑地面撒施石灰,以减少侵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