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树脂病的防治方法

柑桔树脂病是柑桔重要病害之一,因发病部位和时期不同而有多种名称,发生在树干上称为树脂病或烂脚病或褐腐病,发生在果实上称为蒂腐病,发生在叶片上称为沙皮病。树脂病主要为害树干,造成树势衰弱,甚至导致树体死亡。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柑橘树脂病的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
  通常将侵染枝干所发生的病害叫树脂病或流胶病;侵染果皮和叶片所发生的病害叫黑点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实使其在贮藏期发生腐烂叫褐色蒂腐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大面积柑橘园毁灭,或在贮运中造成大量烂果。
  1、流胶型:甜橙、温州蜜柑等品种枝干被害,初期皮层组织松软,有小的裂纹,水渍状,并渗出褐色胶液,并有类似的酒糟味。高温干燥情况下,病部逐渐干枯、下陷,皮层开裂剥落,木质部外露,疤痕四周隆起。
  2、干枯型:在早橘、本地早、南丰密橘、朱红等品种上,枝干病部皮层红褐色干枯略下陷,微有裂缝,不剥落,在病健部交界处有明显的隆起线,但在高湿和温度适宜时也可转为流胶型。病菌能透过皮层侵害木质部,被害处为浅灰褐色,病健部交界处有一条黄褐色或黑褐色痕带。
  3、砂皮或黑点型:幼果、新梢和嫩叶被害,在病部表面产生无数的褐色、黑褐色散生或密集成片的硬胶质小粒点,表面粗糙,略为隆起,很像黏附着许多细砂。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主要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在病树组织内越冬。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溢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在有水湿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和侵染。分生孢子形成、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5~25℃。此病菌为弱寄生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只能从寄主的伤口(冻伤、灼伤、剪口伤、虫伤等)侵入,才能深入内部。在没有伤口、活力较强的嫩叶和幼果等新生组织的表面,病菌的侵染受阻于寄主的表皮层内,形成许多胶质的小黑点。因此,只有在寄主有大量伤口存在,同时雨水多,温度适宜时,枝干流胶和干枯及果实蒂腐才会发生流行。而黑点和砂皮的发生则仅需要多雨和适温,在雨水较多的柑橘产区,常年黑点和砂皮均可流行。
  三、防治措施
  (1) 药剂防治:
  1、喷雾:于春季萌芽期、花谢2/3及幼果期时,将中药杀菌剂--靓果安按500-800倍液稀释,进行全株(枝、叶及主干)均匀喷雾,有效预防树脂病、脚腐病、炭疽病、疮痂病、溃疡病等病害,同时增强植株免疫力,提高株体抗病能力。
  2、涂抹:每年4~5月份和9~10月份用锐利刀刮除病部组织深划至木质部,再用溃腐灵原液或者稀释5倍涂抹病部,3天涂1次,连涂2次。
  (2)农业防治:
  1、剪除病枝,收集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2、应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特别要注意防冻、旱涝、日灼,避免造成各种伤门,避免或减少病菌侵染。
  以上内容仅供大家参考了解,更多最新三农资讯、农药使用技术、农业技术支持及病虫害防治问题欢迎至的病虫害防治一栏查看。